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模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并伴随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本项目以MPTP诱导建立PD模型小鼠,通过特定药物治疗,观察药物对PD模型小鼠行为学、脑黑质尼氏小体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并在实验终点,取脑部黑质、纹状体等组织进行基因组学的后续检测。

实验内容:

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鼠龄7-8周,体重20g左右;动物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PD模型组、PD模型+药物

PD模型建模方法:

腹腔注射MPTP 20mgkgd,连续注射14天。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MPTP给药结束后,模型建立成功。

药物给以相应的药物处理;正常组、PD模型组使用等体积PBS进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项相同

检测项目:

1.行为学检测:

转棒实验:使用小鼠转棒仪检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将小鼠置于直径为75px的旋转杆上,转速调整为30r/min,每次同时测定5只小鼠,每个隔室中1只。记录小鼠从转棒开始转动至掉落转棒所经历的时间,测定时间为1min,每次中间休息1min,连续5 次,记录1min 内掉落次数。

旷场实验:即自发活动,是检测MPTP损伤后少动的常用指标。

旷场实验所用实验箱为尺寸:500×500×300mm旷场,周壁的颜色为黑色,旷场底面被平均分为164×4 个小方格。正上方架摄像头,视野覆盖整个旷场。将动物放置在正中央格,同时进行摄像和计时,时间为5 min。通过计算机示踪分析系统来分析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状态。实验室保持安静,室温为20 ℃左右,光线充足。观察指标:方格间穿行次数(动物的四肢从一个格进入另一个格为穿行一次)、直立次数(动物双前肢同时离地,或者双前肢放在墙壁上算作直立一次)、中央格停留时间、穿过中央格的次数。

爬杆实验:是评价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经典方法。通过记录小鼠由杆的顶端往下爬到底部(双前爪着地)所需时间,比较其运动能力。本实验将小鼠放置于一个木制的粗糙的小球上,其下端接有一个表面粗糙、截面为圆形的木棒,木棒下端放置于鼠笼里,当小鼠头朝下方从木球爬至木棒上,用秒表记录此刻的时间为 A,当其爬至木棒最下端时,记录此刻的时间为 B,那么小鼠爬完整个木棒所用的时间为 C,C=A-B,每只小鼠测试俩次,将俩次爬杆的平均时间作为统计指标。

2. 脑组织尼氏体染色

取各组小鼠脑组织,经固定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尼氏小体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中尼氏小体的数量。

3. 免疫组化检测脑黑质TH表达

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切片,修片至脑黑质部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

4.电镜观察脑部线粒体:电镜下观察小鼠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低倍视野有基本完整的细胞结构,高倍视野中要有线粒体线粒体特写, MPP组可见铁死亡线粒体:大小变小,双层膜密度增高,外膜断裂,脊减少或消失。

实验结果:

 尼氏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THTH免疫染色可来评估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作用。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切片TH阳性神经元的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