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旅行——杨丽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以为看的是山?其实是山,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人文情怀,留下的是难忘的记忆。

黄山并不是黄色的,而是古代皇帝用来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地方。这个集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的地方,确实也对的起这么多伟人,诗人,骚客来此游玩攀登。黄山似乎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遗留在人间的一块仙境。

初到黄山,顿觉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而黄山似乎蒙着一层面纱,等着我们去探寻;坐大巴至半山腰,只觉山路崎岖,弯弯绕绕,望不见底,唯有云雾缭绕;抵达终点,继续缆车攀高,擦过高耸如云的山峰,踩过奇形怪状的天石,来到第一站--始信峰。“始信”,开始相信,没错的。上了始信峰,黄山风光尽收眼底,奇山异石怪松,四周烟云笼罩,仿若置身仙境。

第二天,从光明顶出发,一路拾阶而下,来到风景秀美的西海大峡谷,仰看山峰层层叠叠,泉水从天而下,树木葱葱郁郁。随后乘坐小火车,去往我们的目的地——迎客松。也许是老天在考验我们吧,突降大雨,电闪雷鸣,湿透了衣鞋,模糊了视线。但这么大的雨,并未降低我们的热情,纵使雨水淹没了道路,纵使水滴打的脸生疼,纵使除了脚下什么也看不清,我们还是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看到那躲在云雾之后仍然娇羞的迎客松,我们松了一口气,未做停留,冒雨走向下山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持之以抵之。黄山因险而秀,因陡而俏,黄山的阶梯亦是如此。虽是后天开凿,由于要依山傍水,或曲折盘旋,或陡峭险峻,或隐于山涧,或傍水而下。下山的道路是艰难的,但在下山途中,让我体会到一种特有的黄山情怀。一位父亲紧了紧怀中的雨衣,静静站在路边,任由暴雨打湿衣衫,但怀中的小家伙却一脸安详,睡的正香;儿子搀扶着年迈的父亲,嘴里念叨:爸,你慢点!当台阶越来越陡时,儿子自然的走在了父亲的前面;夫妻俩并排走着,妻子抱怨没买登山杖,丈夫四周看了看,突然一笑,架起女方的胳膊就走,嘴里说着:我来当你的登山杖;两个闺蜜互相搀扶着,不住的打气:加油,就快要到了;一群60岁左右的老头老太太停在路边歇息,谈笑风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老当益壮······

我低头看脚下的台阶,不敢看远方的路,怕没有尽头,也不敢稍作停歇,怕一停下就不想迈开脚步。正当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幻想着山上过夜的凄惨,以为同事,仿佛那驾着七彩云的孙悟空,蹦到了我面前,扶着我一步步走下山。虽然雨很大,风很冷,腿很酸,但那刻的心情是无比的安定温暖。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我认为的不可能,我下山了。让我意外的是,部门的另两外同事也在出口,冒雨等我两个小时,回酒店后,其他先到的同事也是嘘寒问暖,告诉我缓解腿部肌肉方法。真的,那刻,我体会到云克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不是矫情。

黄山,一次最难忘的旅行,不在于它独特俊美的风景,不在于那7.5公里的下山台阶,而是,我知道,山脚下有云克隆的同事等我,我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