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SPP1是破解前列腺癌免疫耐药性的新靶点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初期治疗如使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有效,但许多患者最终还是会发展为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并因此死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多种癌症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但在mCRPC患者中目前无效。因此,研究mCRPC中免疫治疗抵抗的机制,以及如何克服这种抵抗,是当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2024年12月,《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volution of myeloid-mediated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髓系细胞介导的免疫治疗抵......

    查看详情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心肌炎的免疫反应特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类革命性的癌症治疗药物,已在多种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然而,其潜在的副作用,特别是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风险。其中,ICIs诱导的心肌炎(irMyocarditis)作为一种严重的irAE,尽管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20-50%)。而irMyocarditis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2024年11月6日,美国麻省总医院免疫与炎症疾病中心的Alexandra-Chloé Villani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Immune respon......

    查看详情
  • 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形式——氨死亡

    2024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波教授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Ammonia-induced lysosomal and mitochondrial damage causes cell death of effector CD8+T cell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氨诱导效应T细胞的一种独特形式的细胞死亡。研究发现,快速增殖的T细胞利用谷氨酰胺分解在线粒体中释放的氨,然后氨转移到溶酶体并储存在溶酶体中。过量的氨积累增加溶酶体pH值,导致溶酶体氨储存终止和氨回流进入线粒体,导致线粒体损伤和细胞死亡,这一细胞死亡方式与之前发现的其他形式细胞死亡机制不同。1.氨诱导CD8+效......

    查看详情
  • 抑制食物摄入,BNC2神经元能帮忙

    肥胖与过度的脂肪堆积离不开关系。但在健康状态下脂肪组织原本是帮助个体抑制食欲的主力。一种来源于脂肪组织的激素——瘦素,通过调节控制食欲和代谢的特定神经群的活动来维持对脂肪组织质量的稳态控制。许多肥胖个体几乎对瘦素失去了敏感性,因此无法响应脂肪组织发出的信号。而充分了解瘦素相关的神经机制,将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多的肥胖治疗靶点。瘦素通过作用于大脑中表达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的神经元来调节体内平衡。LepR神经元主要集中于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ARC),其中最著名的......

    查看详情
  • 高血糖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会破坏2型糖尿病中STAT4稳定性并损害机体抗病毒Th1反应

    2型糖尿病(T2D)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它会逐渐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T2D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最近,《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Hyperglycemia-triggered lipid peroxidation destabilizes STAT4 and impairs anti-viral Th1 responses in type 2 diabetes”的文章,发现T2D患者以及T2D小鼠表现出Th1辅助细胞(Th1)缺陷反应,这种缺陷源于由高血糖引起的CD4+ T细胞内在代谢紊乱。这些异常促进脂质过氧化(LPO),从而驱动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4)的羰基......

    查看详情
  • I型干扰素驱动狼疮单核细胞中非经典IL-1β的分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从轻微的皮肤和/或关节症状到危及生命的病变不等。尽管许多SLE的表现可以归因于I型干扰素(IFN)的活性,但在临床试验中阻断这一途径只能提供部分缓解,这表明还有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2024年10月,《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ype I IFN drives unconventional IL-1β secretion in lupus monocytes”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会同时产生IFN和白细胞介素-1b(IL-1b),细胞质对线粒体核酸的感知会诱导黏液病毒抗性蛋白(MxA)的产生,这使得IL-1b的分泌独立于......

    查看详情
  • 星形胶质细胞LRP1通过抑制ARF1乳酸化缓解脑缺血中风

    急性脑缺血中风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可造成毁灭性和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间的线粒体传递对于维持神经元细胞的有氧呼吸和能量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1,LRP1)是一种内吞/信号细胞表面受体,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前期研究表明,LRP1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但其在大脑中的确切功能尚未有统一定论。因此,LRP1是否参与维持大脑稳态以及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待明确。最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

    查看详情
  • 衰老如何致癌,慢性炎症是关键

    年龄是癌症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但衰老如何影响肿瘤仍不清楚。2024年9月,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题为“Hematopoietic aging promotes cancer by fueling IL-1⍺–driven emergency myelopoiesis”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衰老免疫系统驱动癌症进展,造血系统的老化增强了紧急的骨髓生成,导致肿瘤中髓系祖细胞样细胞(MPs)的局部积累。IL-1⍺是促进衰老增强的急性髓系祖细胞样细胞生成的关键驱动因素,它促进了衰老增强的紧急骨髓生成反应,在肿瘤发展早期使用抗IL-1α抗体阻断不仅可以减缓肺肿瘤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