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 Research | 中山大学康铁邦教授团队发现激活的STING在细胞间转移以促进抗肿瘤免疫的潜在机理
2022年10月2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教授团队在《Cell Research》(IF=46.297)上发表题为“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activated STING triggered by RAB22A-mediated non-canonical autophagy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ity”的论文。该研究命名了一种新型细胞器:Rafeesome(RAB22A-regulated non-canonical autophagosome fused with early endosome),其介导了激活型STING的胞外分泌,且发挥抗肿瘤免疫功能。研究团队发现:激活型STING可以在细胞间转移,促进抗肿瘤免疫,这一过程是由RAB22A介导的非典型自噬触发的。机制......
-
疼痛机制研究新发现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急性疼痛主要作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及时就医或避免危险。大多数急性疼痛随着原发疾病的恢复而缓解。然而,慢性顽固性疼痛是一种不适应的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可能由多种机制引起,这种复杂性反映了实现显著缓解的困难。近期,多篇文献报道了疼痛机制相关研究,可能为新型疼痛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帮助。1. 抑制外周感觉神经元中的Hv1通道可减轻慢性炎性疼痛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药都会产生有害的副......
-
文献解读 | 丝氨酸代谢通过调节IGF1–p38轴协调巨噬细胞极化
2022年9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传染病科Qiujing Yu团队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Serine metabolism orchestrate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by regulating the IGF1–p38 axis”的文章,这项研究揭示了丝氨酸代谢协调巨噬细胞极化的新机制。在这篇文章中,云克隆试剂盒【S-腺苷蛋氨酸(SAM)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CEG414Ge】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荣登优秀国际期刊。被极化为不同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在宿主防御、炎症和肿瘤发展等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激活与细......
-
噬菌体疗法研究新发现
噬菌体是选择性感染细菌的病毒,其在体内具有生物活性,可感染并随后杀死和裂解相关细菌。应用噬菌体以对抗细菌感染的方法被称为噬菌体疗法。然而,抗生素的发现、随后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使噬菌体疗法相关研究几乎停滞。近年来,随着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严重性增加,噬菌体疗法再次受到重视。噬菌体单独或与抗生素联合已经成功地用于治疗不同的细菌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部感染、慢性耳炎、皮肤烧伤感染和肠道感染等。近期,多篇文献报道了噬菌体相关研究,可能为相关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1. 巨型噬菌体核壳的结......
-
文献解读 | 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特异性组胺分泌驱动促血管生成的肿瘤微环境重构
2022年10月19日,上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Xin Pan团队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题为“Glioblastoma stem cell-specific histamine secretion drives pro-angiogen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的文章,他们的发现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特异性代谢物分泌重塑了肿瘤微环境,并强调靶向组胺可能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癌(GBM)治疗的潜在策略。在这篇文章中,云克隆抗体【组氨酸脱羧酶(HDC)多克隆抗体,PAG476Hu01】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荣登优秀国际期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癌。即使......
-
文献解读 | 结核分枝杆菌脂磷酸酶劫持宿主泛素抑制细胞焦亡
2022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Cui Hua Liu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A bacterial phospholipid phosphatase inhibits host pyroptosis by hijacking ubiquitin”的文章,他们揭示了病原体来源的磷脂磷酸酶在调节GSDMD依赖性焦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释放中的作用,扩展了对病原体感染期间细胞炎症小体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云克隆试剂盒【干扰素γ(IFN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EA049Mu】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荣登优秀国际期刊。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
-
多发性硬化症机制研究新发现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脱髓鞘、轴索损伤和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MS可影响大脑、脊髓和视神经,主要症状包括疲劳、运动功能障碍、麻木、协调性或平衡性丧失、语言和视觉障碍、认知障碍和急性瘫痪,是青壮年非创伤性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尽管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参与其中,但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仍然难以捉摸。近期,多篇文献报道MS病理机制相关研究,可能为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1. MS与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多种疾病有关。国际MS微生物组研究团队研究了576名MS患者(3......
-
文献解读 | 新型去铁胺化合物有效螯合过量铁以治疗铁超载障碍和预防铁死亡
2022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ijin Liu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New Deferric Amine Compounds Efficiently Chelate Excess Iron to Treat Iron Overload Disorders and to Prevent Ferroptosis”的文章,他们发现一种新的去铁胺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驱动脂质过氧化的细胞内信号来抑制铁诱导的铁死亡。在这篇文章中,云克隆试剂盒【β2-微球蛋白(b2M)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EA260Mu】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荣登优秀国际期刊。作为一种关键的辅因子,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