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粘连蛋白 γ1 参与 H-1PV 细胞的附着和进入

文献导读:

2021年6月22日,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与溶瘤病毒免疫治疗实验室的Laurent Brino和Antonio Marchini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联合发表了题为“Oncolytic H-1 parvovirus binds to sialic acid on laminins for cell attachment and entry”的文章。

研究介绍:

溶瘤病毒(OV)在不伤害正常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细胞裂解并以多种模式刺激集体产生抗癌免疫反应。然而,由于每个癌症患者对溶瘤病毒的敏感性和反应程度不同,溶瘤病毒疗法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使用时并不能使肿瘤完全消退。因此,探寻能与OV起协同作用且没有毒副作用的抗癌方式至关重要。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溶瘤病毒,找到有助于识别H-1PV易感性的生物标志物,作者分析了位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基因,以了解它们在与病毒对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层粘连蛋白gama1(LAMC1)在介导细胞附着和渗透中起着调节的关键作用。它能够帮助病毒追踪、附着并瓦解癌细胞。研究发现,H-1PV通过唾液酸直接与LAMC1结合,利用LAMC1粘着在细胞表面。之后,作者使用神经氨酸苷酶(NA)切割唾液酸,可以抑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发现LAMC1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会有差异性表达。与健康组织相比,LAMC1在胰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量高;在脑肿瘤中,LAMC1的表达量会虽肿瘤级别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晚期胶质母细胞患者肿瘤中的LAMC1蛋白水平最高。不仅如此,作者从110份原发性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活检分析报告中发现,与原发性肿瘤相比,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LAMC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尽管LAMC1表达量的升高与多种肿瘤患者预后和生存不良相关,但是作者发现,LAMC1表达量高的癌症患者更有可能对溶瘤病毒疗法产生反应。这意味着未来可以将LAMC1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依据其表达水平对癌症患者进行分类,以便于预测不同类型的癌症对基于H-1PV的抗癌疗法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切实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云克隆癌症标志物相关指标

癌症标志物是癌症细胞在发生、增值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细胞所没有或者含量差异性明显的特异性物质,或者是人体自身对癌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质和量上与正常时或良性疾病相比有显著差异。癌症标志物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者体液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检测。癌症标志物从被发现到进入临床,其在癌症筛查、诊断以及预后和疗效监测等方面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癌症标志物研究技术和方法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癌症标志物的特征、属性、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快速、准确、高效的技术平台,使得以前及其复杂的研究过程变得简单快速。然而,癌症标志物的研究目前的成功尚处于发现阶段,将其用于临床检测也仅仅是对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对照。但是,如同一切对于人类生活有过重大影响的科学研究一样,癌症标志物的研究必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对它的研究已经站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

云克隆一直致力于癌症标志物检测的研究,涉及到10多种癌症类型的500多个指标。近年来产品被20,000篇SCI文献引用。具体指标请扫描二维码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