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9在哮喘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哮喘可以分为两种: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通常在儿童时期发展并且以高水平的针对空气过敏原的IgE抗体为特征,这些过敏原包括尘螨(HDM),有毛的宠物,蟑螂和花粉。非过敏性哮喘往往发病较晚,与过敏原特异性IgE无关,最常与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及增高的真菌暴露相关。哮喘发展的核心角色是CD4 + T细胞。被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共刺激分子激活后,CD4 + T细胞分化为多种不同亚型的T辅助(TH)细胞。其中,分泌IL-4,IL-5和IL-13的TH2细胞与过敏性哮喘相关性最强,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已证明其可促进B细胞产生IgE,诱......

    查看详情
  • 人体的另一个“器官”——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大量细菌构成的群落,与人体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细胞是构成人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约数十万亿的量级。那么,肠道菌群的细胞数量是多少呢?答案可能会让你惊叹,约为成年人细胞数量的10倍。肠道菌群的基因数量也远高于人体,约是人体的100多倍。肠道菌群家族如此庞大,与人体健康密切联系,很多科学家将肠道菌群称为人体的一个器官。肠道菌群的分类肠道菌群虽构成复杂,数量惊人,但还是能将其分为三类:1.共生菌群这类细菌数量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9%以上,保护我们的肠道,并与......

    查看详情
  • 衰老的秘密或隐藏免疫细胞中?

    衰老和死亡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是所有生物都无法逾越的天然鸿沟。从远古时代人们对这一规律就很好奇。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的衰老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因为人的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也在不断经历生老病死这一过程。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让我们对衰老的发生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免疫细胞可能扮演了加速衰老的重要角色。这或许可以解释同样的年龄,为什么有些人衰老的更为明显。通常T细胞被认为起保护作用,在身体里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积极清除受损、死亡的......

    查看详情
  • Nature子刊:化解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耐药僵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行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被称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高达200万名,每年约50万名病患丧生此恶疾。在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且难治愈的乳腺癌亚型是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TNBC患者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占比10-20%,而因TNBC死亡的病患在所有乳腺癌致死病患的占比高达50%。TNBC患者癌组织切片IHC病理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原癌基因均为阴性。不同于其他乳腺癌,TNBC只能依靠化疗治疗,但患者易出现化疗耐药,导致......

    查看详情
  • 科研圈新贵外泌体为何能问鼎诺贝尔奖

    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外泌体在科研圈崭露头角。这个刷爆国内外科研圈的研究热点,在发现初期却被研究者们视为毫无作用的细胞垃圾。外泌体早在1983年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当时认为外泌体只是红细胞的“废弃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并不重视。直至2013年,来自美国的科学家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和德国科学家Thomas C. Sudhof因揭秘外泌体等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调控机制问鼎诺贝尔奖,此后,外泌体的研究逐渐火热,原本被认定为运输细胞废物的外泌体成为了学术界......

    查看详情
  • Nature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新方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点被认为是错误的蛋白折叠。微管关联蛋白T(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Tau,Tau)的错误折叠沉集及扩散会导致神经损伤并破坏神经元功能从而引发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等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近日,Nature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打开了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新思路。Kosik教授及其团队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LRP1)可以控制tau蛋白的内吞和扩散。图1 LRP1介导T......

    查看详情
  • 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焦亡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表现为细胞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的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对细胞焦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近几年,细胞焦亡的研究热度迅猛上升,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2001年,Cookson和Brennan最早提出了细胞焦亡的概念,用来形容炎症细胞中的一种依赖于Caspase 1的细胞死亡方式,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细胞凋亡的死亡方式。与细胞凋......

    查看详情
  • Science发表针对女性第一大杀手的最新研究

    2020年4月17日,Science Immunology发表了IFN-III由cDC1选择性产生并预测了乳腺癌的良好临床预后(IFN-III is selectively produced by cDC1 and predicts good clinical outcome in breast cancer)一文,为女性第一大杀手——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在协调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显示cDC1(常规树突状细胞1)对于抗肿瘤应答和免疫疗法应答至关重要,但其在人体的确切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者通过使用多学科方法,证明了人cDC1通过其产生III型干扰素(IFN-λ)的能力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