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肝病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首次由Jennings于1960年提出: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会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损伤。肝IR是肝脏切除和移植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现阶段,针对晚期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切除和肝移植。据报道,IR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约占早期器官移植后的10%,IR是器官排斥反应和肝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团队于今年5月份发表在Hepatology上的一篇文献“Integrated Omics Reveals Tollip as an ......

    查看详情
  • 解码炎性肠病标志物钙卫蛋白——云克隆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因子试剂产品喜提《Gastroenterology》!

    谈到肠道疾病的检测,大家自然会想到让人痛苦不堪的肠镜测定。然而随着这个来自粪便的炎性指标物应用于炎性肠病临床诊断后,大幅度减少了患者消化内镜测定的频率,极大程度地减轻病患的痛苦。是什么物质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今天,小云和大家一起一窥究竟,拔草炎性肠病的新兴标志物-钙卫蛋白(Calprotectin)。在这里先公布一个好消息,《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图1),研究者采用云克隆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因子试剂盒测定直肠癌病人S100A6, S100A8, S100A9及S100A11, 揭示这些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因子与直肠癌的关......

    查看详情
  • PINP:新型骨代谢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志物 -Nature杂志再现云克隆产品!!!

    关键词:PINP骨代谢 肿瘤临床诊断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多,骨代谢相关疾病已跃居世界常见疾病前十,因此,骨代谢也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开始寻找骨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志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骨形成标志物——PINP(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与多种骨代谢疾病、肿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密切相关,且其检测不受食物、昼夜节律、激素等干扰因素影响。因此,PINP是一个优质的新型骨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志物。首先,让我们看看骨代谢包括哪些方......

    查看详情
  • 您了解CXCL14吗?——权威Cell Metabolism 为您答疑

    CXCL14是趋化因子CXC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最早从人类乳腺和肾脏组织中分离克隆而来。CXCL14参与调控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炎症免疫反应,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宿主对肿瘤特异免疫的激活以及肿瘤生长的自分泌调节等。这篇由西班牙学者发表在今年8月Cell Metabolism的文章就为大家详细阐述了CXCL14 作用机理。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证明了CXCL14可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白色脂肪组织的褐变以及M2型巨噬细胞的富集。也为后续的CXCL14研究奠定了基础。文章中CXCL14的定量选择了云克隆的小鼠CXCL14定量试剂盒,我们也为CXCL14的研......

    查看详情
  • Blood:肿瘤特异性T细胞不能根除淋巴瘤的起始B细胞!

    云克隆抗体anti-mouse IRF4在Blood发表!文章题目:肿瘤特异性T细胞不能根除淋巴瘤的起始B细胞!要点: 1. 在新构建的小鼠模型中,肿瘤特异性T细胞缺失会增加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率;2. 淋巴瘤的起始B细胞不能被免疫系统清除,使得依然有进展成淋巴瘤的风险。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进行论证的!第一步,建立B细胞淋巴瘤。将未成年的携带TAg的LoxP-Tag小鼠分别和CD19-Cre或CD19-CreERT2小鼠杂交,通过Cre/loxP介导的重组酶,TAg在B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的开关被开启。在CD19-Crex LoxP-Tag小鼠中,Cre重组酶的活性是持续性表......

    查看详情
  • 抗CD45抗体用于吞噬作用研究——云克隆抗体又登Cell

    文章主题:Size-Dependent Segregation Controls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Antibody-Opsonized Targets简单来说:抗原的大小是巨噬细胞进行有效吞噬的决定性因素信息及链接:Cell.2018 Jun 28;174(1):131-142.e13. doi: 10.1016/j.cell.2018.05.059.背景:巨噬细胞通过靶向抗体调理细胞进行吞噬作用来保护机体免受疾病损伤。尽管不同结构,形状和大小的抗原都能诱导产生抗体,但是为什么有些抗体在激发免疫应答等过程中比其他抗体更有效,这个机制还不清楚。在这篇文章中,研究者们就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亮点:1.抗体依赖的......

    查看详情
  • 肠道微生物菌群揭秘血管重塑知多少?重磅杂志为你解密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几年,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法的应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重新引起重视,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将研究重心转移到这一领域。科学家们发现,肠道微生物能参与并调控机体一系列的生理机能,影响机体的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各种外源性的感染引起的疾病,此外还与一些内源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肠道疾病、神经性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2012年《Nature》杂志揭示了组织因子和PAR1促进肠道菌群诱导的血管重塑(Na......

    查看详情
  • CRISPR/Cas9基因编辑中的“超级剪刀”

    从DNA结构的发现使得人们初步认识基因结构,到PCR技术的出现实现基因的体外扩增,再到基于PCR技术的基因测序技术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人类基因组库的信息全貌。但是无论基因操作技术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狂热追求,因为他直接关系到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优生优育以及人种的进化。 基因编辑技术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以“锌指核酸内切酶(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为代表的第一、二代技术以及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源于细菌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三代技术。CRISPR/Cas9技术相比前两代技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