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免疫逃逸—肿瘤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

    肿瘤细胞中存在着各种突变、异常修饰及异常表达的基因,会产生一系列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蛋白,这些蛋白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发现后激活T细胞,识别这些抗原的T细胞被激活后会随着一些炎性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黏附因子迁移到肿瘤部位,攻击并杀掉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监视,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被称为肿瘤免疫逃逸。狡猾肿瘤细胞如何逃脱免疫系统的严密防控呢?1、抗原缺失与抗原调变肿瘤细胞善于乔装打扮,模仿正常细胞,表达蛋白与正常蛋白差异很小......

    查看详情
  • 挑战Warburg效应——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分配

    挑战Warburg效应——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分配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OttoWarburg)19世纪20年代发现:肝癌细胞的糖酵解活性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一般来说,细胞糖代谢有两种途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正常细胞代谢通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糖酵解被抑制;而癌细胞即使供氧充足时糖酵解却依然活跃。这种肿瘤细胞高效消耗消耗葡萄糖的代谢特征,就是“Warburg Effect”。很多科学家希望通过抑制“Warburg Effect”来阻止糖酵解,以阻止肿瘤发展的进程,却少有成功案例。直到今年4月份,《Nature》在线发表了“Cell-......

    查看详情
  • 炎症小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成员!

    炎症小体的概念在2002年首次被提出,它是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在骨髓细胞中产生,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感知外界病原体或损伤后,传递信号给免疫系统,启动炎症。目前已发现的炎症小体有多种,包括NLRP1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NLRC4炎症小体和AIM2炎症小体等。已知发现的炎症小体一般含有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Caspase蛋白酶以及NOD样受体家族蛋白(如NLRP3)或HIN200家族蛋白(如AIM2)。炎症小体通过引起Caspase-1的剪切和活化,进而在天然免疫防御的过程中促进pro-IL1β和pro-IL18的成熟和分泌,产生IL1β和......

    查看详情
  • TIM-3通过调节炎症小体激活来抑制抗肿瘤免疫

    随着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抗体和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疗法的飞速发展,使得免疫治疗成为高度关注的新兴热点。TIM-3是继PD-1/PD-L1、CTLA-4之后,又一个新兴的免疫检查点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在能产生干扰素-γ的CD4+和CD8+T细胞上表达的受体,但是在许多其他类型的细胞中也发现了TIM-3的表达,包括调节性(Treg)T细胞、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肥大细胞。尽管已经有多个针对TIM-3的阻断性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试验,但是这些抗体抗肿瘤活性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2021年6月9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Vijay K. Kuch......

    查看详情
  • 免疫代谢-代谢研究家族新成员

    免疫代谢是近年来非常受关注的新领域,主要是发现了免疫细胞在发挥功能和其分化过程中,体内复杂的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代谢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从而改变免疫细胞的命运。v免疫代谢的发生机制免疫代谢的变化诱因是细胞被活化并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细胞代谢重编程,以支持下游的信号启动。一般来说,在刺激信号被转导至细胞内后, 启动下游信号的发生,从而进行细胞因子分泌变化或者其他与功能相关事件的发生。图1 免疫代谢基本机制(图片来源于《Immunology》)v免疫代谢的信号通路(以T细胞为例)1.1. PI3K–AGC信号通路磷脂代谢......

    查看详情
  • MARK4蛋白的缺失可有效降低心梗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的疾病之一。如何降低急性心梗发生后的死亡率?近期,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MARK4 controls ischaemic heart failure through microtubule detyrosination”给大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人员发现,当小鼠心肌梗死发生后,机体中MARK4的水平会升高,将正常小鼠和敲除MARK4小鼠进行比较,发现敲除MARK4小鼠心脏的泵血能力提高57%,这种保护作用是在心肌梗死发作24小时后出现的,并能够持续4周时间。以下,我们重点关注该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1.MARK4的缺失可在不改变梗死面积大小的情况下维......

    查看详情
  • 器官移植的新突破——限制免疫排斥反应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心脏受捐者将心跳声录下送给捐赠者的父亲的。正如网友的评论:生命会以爱的名义延续。而得以让这个鲜活的生命延续的技术就是器官移植了。器官移植的发展很快,拯救了很多生命。例如发达国家肾移植已成为良性终末期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常规疗法。但也不得不承认器官移植面对的问题很多,排斥反应就是其中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之一(角膜移植例外,可能由于角膜移植的部位没有血管生长,血流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不能接触角膜,因此角膜原位移植很少发生排斥反......

    查看详情
  • 靶向单胺氧化酶A(MAO-A)在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单胺氧化酶A(MAO-A)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由X连锁MAO-A基因编码的酶。MAO-A最为人所知的是它在大脑中的功能,它调节关键的单胺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稳态,从而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行为,是大多数抗抑郁剂的靶点。小分子MAO抑制剂(MAOIs)已经被开发出来,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然而,MAO-A在大脑外的功能基本上还没有被探索。尤其是MAO-A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近期,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了MAO-A在调节CD8 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并评估了利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