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髓核原代细胞——骨组织研究的新搭子已就位!

    髓核细胞是构成椎间盘髓核的一种类软骨样细胞,均匀分散在富含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的细胞间质中,共同维持椎间盘的力学缓冲功能。发育成熟的髓核,是乳白色半透明胶状体,富于弹性,介于两软骨板与纤维环之间。髓核细胞是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主要功能细胞,具有维持椎间盘结构和代谢平衡的重要作用。由于其含水量极高,并与软骨终板紧密接触,成为椎间盘通过软骨终板进行营养渗透交换的主要区域。髓核细胞通过无氧糖酵解供能,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适应低氧环境,并分泌IL-1、IL-6等细胞因子参与代谢。在椎间盘退变时,其分泌的IL-1β、T......

    查看详情
  • 活性蛋白 | Toll样受体2(TLR2)活性蛋白

    Toll样受体2(TLR2)是Toll样受体家族中识别谱最广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作为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前沿哨兵”,在宿主防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核心作用。它通常以跨膜蛋白形式表达于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面,其胞外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可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相关的保守分子模式。TLR2需与TLR1或TLR6形成异源二聚体以精确区分不同配体:TLR2/TLR1主要识别三酰脂蛋白,而TLR2/TLR6则靶向二酰脂蛋白。其配体涵盖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如脂蛋白、肽聚糖、脂磷酸酸)、真菌酵母聚糖及某些病毒包膜蛋白。当配体结合后,TLR2......

    查看详情
  • 科研创造神话,吾胞状态极佳!骨骼肌原代细胞上新啦

    骨骼肌细胞,也称为骨骼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呈长的圆柱形,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由肌膜(细胞膜)、肌浆(细胞质)和肌核(细胞核)三部分构成。当骨骼肌细胞被破坏后,细胞内的物质会释放入血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如横纹肌溶解症。这种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后果。骨骼肌细胞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护骨骼组织,在研究骨骼肌生长发育、损伤修复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犬骨骼肌细胞(SkMC)原代细胞货号:CSI057Ca01推荐一抗肌球蛋白ⅠA(MYO1A)多克隆抗体货号......

    查看详情
  • 实验人的 “梦中情抗”——云克隆Hsp27抗体:WB/IHC/IF全适配,多物种验证

    27 kDa热休克蛋白(HSP27),又称热休克蛋白B1(HSPB1),是人体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家族的核心成员。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在维持细胞蛋白稳态、抵抗应激压力中发挥关键作用。HSP27以大型寡聚体形式存在,其活性和功能受磷酸化精确调控:非应激状态下,低磷酸化的HSP27形成寡聚体,主要起分子储存作用;当细胞遭遇热、氧化、化学等应激时,其N末端的丝氨酸残基(Ser-15, Ser-78, Ser-82)迅速磷酸化,导致大型寡聚体解离为活性单体或二聚体,从而暴露出疏水结构域,有效结合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其聚集,并协助其复性或导向降......

    查看详情
  • 上新!关节软骨原代细胞解锁新物种

    关节软骨细胞是关节软骨组织中的唯一细胞成分,位于软骨基质内的软骨陷窝中,负责分泌II型胶原和其它类型的胶原以及非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大分子。关节软骨细胞只占关节软骨的5%,但在维持整个关节软骨组织内环境稳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骨骼发育阶段,关节软骨细胞持续增殖、分泌基质蛋白、肥大分化和凋亡,为后续的骨骼形成提供框架。关节软骨细胞是骨关节炎与软骨创伤后发病、关节软骨组织破坏过程中的靶细胞,软骨细胞的死亡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关键。猫关节软骨细胞(AC)原代细胞货号:CSI003Fe01推荐一抗Ⅱ型胶原α1(COL2a1)......

    查看详情
  • 8月抗体 “宝藏清单” 来啦!顶刊实验室都在用

    做实验最怕工具掉链子!在此,我们精选了一批高品质抗体,覆盖单克隆、多克隆及热门通路靶点抗体,不管是WB跑胶、IHC染色,还是IF成像、FCM分析,各类核心应用场景都能轻松适配,给你的研究稳稳托底。不用再担心抗体效价低、非特异结合拖后腿!现在锁定这些优质抗体,直接跳过实验试错的坑,少走弯路快出结果,加速科研成果落地!01INV 产品货号: PAB331Mu01产品名称:套膜蛋白(INV)多克隆抗体文献名称:A mechano-resistance mechanism in skin adapts to terrestrial locomotion 杂志名称:Cell 影响因子:42.5PMID/DOI:407637......

    查看详情
  •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关键线索”:I型干扰素信号与AIF-1揭开TNFi耐药面纱

    强直性脊柱炎(AS)作为一种以脊柱附着点炎症和骨融合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其治疗长期依赖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然而,临床中 30%-40% 的 AS 患者对 TNFi 治疗无响应,且现有炎症标志物(如 CRP)和临床特征(如年龄、病程)对治疗响应的预测价值有限,未能实现精准分层治疗。阐明 TNFi 耐药的免疫学机制并筛选可靠预测生物标志物,成为改善 AS 治疗结局的关键问题。2025 年 7 月,来自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Type 1 inte......

    查看详情
  • 云克隆套膜蛋白(INV)多克隆抗体助力皮肤机械抗性机制研究

    2025年8月4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陈婷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皮肤适应陆生运动的机械力抵抗机制(A mechano-resistance mechanism in skin adapts to terrestrial locomo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与陆生动物同步出现、且在掌跖表皮特异性表达的Slurp1基因为切入点,揭示其编码的SLURP1蛋白可维持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钙泵SERCA2b在机械压力下的通道活性,进而调控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确保表皮在巨大机械压力下维持正常的组织形态和屏障功能。研究指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需要进化出特......

    查看详情